青春故事汇•家长篇(三十八)

发表日期: 2015-04-15 | 文章作者:

我的大学我的梦
周圣武

作者简介:周圣武,19633月生,安徽省宿州市人,博士,教授,现任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主任。近年来,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主编教材2部,参编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40多篇。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全国煤炭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3项。指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获国际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儿子周游现就读于江苏师范大学卓培部2011级数学强化班。


1962年我出生在安徽宿州一个偏僻的村庄。上小学时,我就觉得老师真了不起,懂得这么多知识。那时候对老师充满了钦佩与敬仰,心里想着要是自己也能当老师该有多好,就这样,儿时的梦想在此刻萌芽了。在当地老师的启迪下,我在那里读完了小学和中学,梦想着到城里上重点高中。1976年国家结束了十年文革,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和中考,我有幸于1979年考入省重点中学宿城一中,两年后的1981年考取了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专业,实现了我的大学梦。我们入学的时候,1977级的学长还没有毕业,于是就出现了五届同堂的景象。在那样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校园,每个人都十分珍惜大学的学习机会,认真刻苦,努力钻研。

我选择数学专业,源于很多因素,首先是自己喜欢数学,其次是数学有很宽的应用面。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下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个学科的研究越来越精确,很多科学技术问题都会涉及到数量的关系,涉及到几何图形。要对这些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就需要使用数学工具。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数学提出了新的难题,而对这些新问题的解决又促进了数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的梦想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上大学后,我又有了新的梦想,那就是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有了新梦想,就围绕新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并认真实施;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注意处理好日常课程的学习与英语学习、专业课程拓展的关系。学习是艰苦的,我忘不了南方闷热难耐的夏天和寒冷难熬的冬天,忘不了我们在蚊虫乱飞的灯光下读书学习的情景,忘不了在阴冷透风的教室里推演数学的一个个夜晚。学习也是幸福的,与我的同龄人相比,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得到读大学的机会,而我却能够在大学继续深造,这就是最大的幸福。学习的幸福还体现在我们获取知识以及应用所学知识成功地解决一个个难题的那种幸福的感觉。

经过几年的寒窗苦读,我在大学毕业前考取了郑州大学的研究生。研究生的生活使我们视野更加宽阔,研究领域更加精细。就读研究生期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某个专题进行学习和研究,这使得我对相关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更独到的见解。本科数学专业的背景,加上后来的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为我后来进行大学数学教学及开展金融数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默默耕耘在数学教学的第一线。有人说数学的学习及教学是辛苦的和枯燥的,这话不无道理,但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只要你坚定信念,贵在精一、贵在坚持,把它当作一种磨励不断努力,从量变到质变,就会品尝到数学知识的甘泉,让工作和生活在数学思维的引领下充满乐趣,为实现梦想插上翅膀。

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我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其中10余篇论文被SCI和EI检索;主编出版教材3部,参编出版专著1部;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建成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2门次;主持省部级教学与科研项目3项,指导硕士研究生30多人;现为数学江苏省重点专业负责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江苏省精品课程负责人。主持省部级教学与科研项目3项;指导大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获国际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指导研究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2010年获全国煤炭高等教育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全国煤炭高等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2011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一个人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能学到知识,但是真正可以学到更多知识以应对复杂的生活主要在大学阶段。大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它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思想、知识、人格的成型时期,因此大学生活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家的高考政策改变了我的命运,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而大学教会了我如何学习,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何与人相处,大学使我的人生变得精彩。


  编辑:李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