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东南大学樊和平教授做客我校“润德讲堂”,向150位师生作了题为《现代社会的伦理认同与价值共识》的报告。校学生工作处崔成前主持报告会,校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延斌教授作了点评。
樊和平教授通过对当前中国社会的伦理关系和道德生活的调查分析,探求了中国社会的价值共识,用以解释现代中国伦理道德的精神形态。在具体报告中,樊和平教授根据详实的调查数据,阐述了中国社会的伦理关系和道德生活。他指出,当代中国的文化依然是伦理型文化,以“新五伦”和“新五常”为代表的伦理道德坐标占有主导地位。在他看来,当今社会的伦理道德转型轨迹是:伦理上守望传统,而道德上走向现代。针对当前中国社会的三大伦理危机,他提出,家族传统是中国伦理道德最重要的文化气质,家庭依然是伦理道德的“文化长城”和精神策源地。
樊和平教授畅谈古今中外的文化经典和典型案例,提出道德危机已经演化为伦理危机,而伦理危机的存在导致了人们在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两极分化,进而出现恶性的社会事件和伦理事件。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需要一场伦理启蒙,在全球化背景下,更需要深入了解中国的伦理文化,坚持民族最后的守望。
总结点评环节,陈彦斌教授感谢樊教授用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我国目前的道德现状与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激发了师生们坚守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使命感。他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从自身做起,蕴德修身,提升能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与“贵”共同努力。
樊和平,笔名樊浩,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伦理学教授,兼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在道德哲学、中国伦理、道德教育、中西方比较文化、经济伦理与管理伦理等领域专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