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孙榕

时间:2024-10-10浏览:10设置

多维发展铸就炫彩”青春

 

孙榕,女,中共预备党员,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21级本科生。曾两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称号;在校期间累计孵化项目13项,其中5项国家级、4项省市级竞赛奖项,lvmh案例大赛中全国排名top12;累计志愿时长500小时,多次获评各类别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勤思善问,越挫越勇的“攀岩者”

“是挑战自己的能力去做些有长期回报的工作,还是在迷茫和混沌中度过大学 4 年?”在新生开学典礼的演讲上,孙榕这样提问,而她也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作为体育跨考美术的“另类学子”,孙榕在青春的篇章上执笔绘梦,这个笔不好落。学习环境转换、不够扎实的美术功底、听不懂的课程内容…这些对刚开学时的孙榕来说都是拦路虎。“我可能没那么优秀,但至少我不会懈怠每天的生活。”回想起那段生活,孙榕这样回答。

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抱着“每一次作品都要更好”的信念,孙榕开动脑筋,弥补劣势,每天挤出成绩,苦练基本功。终于她的智育德育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接连获得校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苏师榜样提名等荣誉。党校学习优秀学员、军训优秀学员……这些成绩均彰显了她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学习态度。

“从不给自己设限”,是孙榕对自己始终不变的要求。在校园外,她自主学习市场营销、财税、视频剪辑等多门课程,与各个高校不同专业的同学跨学科合作,在混沌大学短视频大赛中输出多篇原创视频,收获过万的浏览量,最终斩获百强队伍。她踊跃参加各类实践活动,设计师助理、销售员、公众号文编、电商直播运营,剪辑师……她抓住各种锻炼机会,不断收获“令人心动的 offer”。她坚持以输出带动输入,动态规划,勇攀高峰,理性的跨界让她探寻到大学生活的更多可能。

“她的分享总是最有用的,”听过孙榕的竞赛经验分享的同学,经常这样评价她。孙榕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所学所得,主动开导对学习生活迷茫的同学。她曾在系里的竞赛宣讲会上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赛探索经验,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同学们跨学科合作,拓展认知边界。作为创赛爱好者,孙榕敏锐感知到大学生“找比赛搭子”的需求,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私域流量推出200余篇原创组队推文,给更多想了解和加入竞赛的同学提供了有效渠道。

 

以赛促学,致知励行的“行动派”

“孙榕同学具有良好的竞赛意识,总是行色匆匆,不是在比赛,就是在准备比赛的路上。”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彬在谈到孙榕时这样说道。

作为项目负责人,孙榕常常主动负担起队伍的大部分工作。让项目落地,并非易事。“艰难耕耘却始终见不到果实的日子很煎熬,”即便如此,她始终把拥抱市场,解决现实需求放在第一位。

在微软创新杯竞赛中,为解决商家过剩食物处理问题,以不指定的SKU与“定时+定点”投放助力双碳;为解决农产品滞销与包装同质化问题,在农产品设计大赛中,她反复打磨方案草稿,使用故事化营销与网感广告词宣传徐州农果,以求达到更好的助农宣传效果。

为更好的弘扬红色景区,她以汉王镇当地广为人知的“小推车”为切口,设计系列“AR故事+”文创,将媒体表达与文创相结合,让前沿的传播形式加入文旅4.0转型快车;在lvmh营销案例赛中,她结合热点,熟练运用所学技能独立构建《元宇宙私有花园》,在700名海内外高校学子中脱颖而出,全国排名top12。

在项目的选题上,艺术类专业背景给了孙榕更温情的视野。采访玉石雕刻艺术家郝雷时的一句话,让孙榕决定在这个领域深耕下去。为了帮助非遗匠人搭建流量平台,仅一个学期,孙榕便采访16位非遗手艺人,整理近7万字采访稿。她利用自身优势,同非遗传承人一起策划抖音直播和内容运营,让更多人接触到这些文化宝藏。

 

热心公益,以爱译行的“传播者”

“支教,缺不缺年轻人?缺!”孙榕响应国家对人才的号召,走出校园,去最需要的地方,服务最需要的人。2022年寒假她参加了北京大学教育知行社云端筑梦实践团支教活动,担任临时班主任并获表彰。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孙榕始终牵挂着那些千里之外的孩子。一块改变命运的屏幕缩小了知识鸿沟,在看到山里的孩子通过线上媒体手段真正跳脱了教育资源的限制、得以窥见山外的风景后,她便决心用好线上传播,帮助更多需要的人。

疫情期间,孙榕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一对一地给防疫人员子女提供锻炼、绘画、手工等陪伴。在这次助教活动中,通过科普理论和新媒体展示,她带领孩子们领略了生活中的数媒设计之美;她向孩子们介绍平时看到的网站、公众号等数字信息推送是如何诞生的,还帮助孩子们学会了简单的图片处理技巧和基础的相机运用方法,当孩子们操作后惊奇拍手的时候,她感受到莫大的价值满足。成为关键时期的一块“雪中炭”,做好广大医护人员的坚强后盾。

投身公益,反馈社会,孙榕“一直在路上”。她积极参加“趣河边”环保公益活动,为绿水青山除尘;前往养老院表演才艺、为老人们画像,与老人们交流谈心;应学校响应,为山区儿童捐赠冬衣,一捐就是3个冬天;她活跃于各个社团,参与多个社团活动的布置策划,数十张“优秀志愿者”证明展现了她向善向美、处处可为的服务精神。

 

勇于“破圈”,敢于“扩圈”,孙榕为多样青春写下生动注脚;立足需求,拥抱市场,她把梦想刻在行动的坐标上,在实践与创新中收获成长;投身支教,热心公益,她用行动勾勒出青春最好的模样。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

联系电话:0516-83656242 | 办公信箱:xsc@jsnu.edu.cn | 信访邮箱:xscxf@jsnu.edu.cn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上海路101号 | 邮编:221116
CopyRight 2015 © 江苏师范大学招学生工作处版权所有

访问统计: